教育部《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简报》2009年第二期以“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成效显著”为题,高度表扬我校西夏学研究中心在服务地方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突出成就。文章指出,以地方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大力保护和弘扬地方文化,对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具有重要意义。
在教育部建设的151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下简称“重点研究基地”)中,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等一批重点研究基地深入挖掘地方文化资源,积极开展特色研究和田野调查研究,主动为地方文化建设建言献策,为地方特色文化和少数民族 发掘研究、大力保护地方特色文化。十年来,教育部和地方政府、相关高校投入3000多万元用于地方特色文化研究,产出了一批具有重要影响的标志性成果。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在敦煌文献整理研究、石窟与佛教艺术研究等领域取得一批世界公认的研究成果,为“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学术局面的形成发挥了重要支撑作用。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历时六年将分散于宁夏、内蒙古、陕西、新疆、北京、甘肃、河北、河南等8 省区市的10000余件西夏文献进行有效整理,编著成大型文献丛书《中国藏西夏文献》,彻底改变了以往西夏文献研究集中于国外的状况,大大提高了我国西夏学的国际影响力。内蒙古大学蒙古学研究中心收藏、保存蒙古族及北方游牧民族优秀物质文化遗产5000余件,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收藏各类契约、鱼鳞图册、手抄本和家谱文献等原始徽州文书12000余件,收集谱碟、徽人文集500余种,有力保护了北方游牧文化和徽州文化;福建师范大学闽台区域文化研究中心收集珍藏2万余册极具闽台区域特色的历史文献资料,同时汇聚校内外研究力量,编撰完成百卷《台湾文献汇刊》,为勾勒台湾历史文化发展变迁,揭示两岸不可分割的文化渊源关系,提供了最原始、最有力的证据。胡锦涛主席2006年访美时将该套丛书作为礼品赠送给耶鲁大学。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采用现代科技手段,客观、真实地将中国潮州皮影戏等口耳相传的民间艺术记录下来,为这些原生态的、活生生的文艺形态流传后世做出了重要贡献。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长期以来对濒危剧种进行发掘、整理和研究,对河南地方戏曲的渊源、种类、现状进行了系统性专题调研,呼吁对河南地方戏剧的保护和开发,推动了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抢救和保护工作。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中国俗文化研究所和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积极参与抢救羌族等少数民族文化并在灾后重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为地方文化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重点研究基地“以研究树地位、以贡献求支持”,成为地方政府决策咨询不可或缺的力量。安徽大学徽学研究中心深入开展徽州文书文献整理、徽州宗族、徽州民俗与社会研究,积极致力于使徽州文化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在推进徽学研究与和谐社会建设、公民道德教育紧密结合上取得明显成效,受到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全国政协领导同志的高度评价。中心关于建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的建议,受到温家宝总理的高度重视,直接促成了文化部“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的启动建设。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中心协同地方文化部门对山东境内4的余处历史文化遗址进行了分类调查分析,形成了《山东省古遗址现状调查与保护建议》及《济南市历史文化遗址现状调查及保护建议》等山东省17个市文物保护情况调研报告,得到省市领导充分肯定,许多建设性建议直接转化为遗址和文物保护的有力举措。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深入调查中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的“关于加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申报世界遗产工作的研究报告”得到国家民委高度肯定。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通过课题形式主动参与2010年世博会的展馆策划与高峰论坛设计以及非洲展馆预案、上海历史画卷主题策划等工作。
积极推进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重点研究基地以重大课题为纽带,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数百名博硕士生高级专门人才,招收培养日本、美国、韩国等国和我国台湾地区留学生近百人,同时还与地方文化、旅游部门及新闻媒体等单位合作开展专题文化讲座和业务培训,成为重要的人才培养中心。重点研究基地通过策划编写普及读物、利用数字媒体、举办高水平学术交流等多种形式推进地方特色文化广泛传播。由徽学研究中心参与策划的“徽商论坛”,成为每届徽商大会的一道风景线,加深了人们对徽州文化的了解。由四川师范大学巴蜀文化研究中心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完成的6集电视片《三星堆:消失与复活》在中央电视台反复播出后,引起观众热烈反响,有力地宣传了巴蜀文化。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推出的《诗情画意的安徽》普及读物,深受读者好评。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和十堰市有关政府部门、武当山道教协会联合举办“武当文化论坛”,吸引来自大陆及香港、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以及宗教人士百余人参加,产生了良好社会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