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夏是我国历史上先后与北宋、辽、南宋、金同时存在的封建政权,立国长达190年,近代意义上的西夏学从我国内蒙古黑水古文献出土开始,至今已110年。”8月15日上午,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院长杜建录教授在银川举行的第六届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上说。
西夏学国际学术论坛是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中俄西夏学联合研究的重要学术活动,每两年举办一届。自2010年第一届西夏学国际论坛在银川召开后,又相继在武威、北京、张掖、阿拉善等地和相关单位联合举办,成为国际西夏学最重要的学术交流平台。
出席本届论坛的专家有130多位,分别来自中国、俄罗斯、日本、法国、挪威等国的60多个大学和研究单位。在两天的议程里,就西夏社会历史、语言文字、文献文物、考古艺术以及西夏陵遗址保护与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等方面展开深入交流和讨论。
“中国在西夏陵雕塑艺术方面的研究是领先的,雕塑作品承载着许多历史、文化、艺术信息,它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从雕塑作品我们可以看到雕塑艺术从内容到形式的多样性特征,看到众多民族艺术交流融合的时代特征和西夏文化鲜明的民族特征。”宁夏人民出版社编审汤晓芳说。
据了解,和前五届西夏学国际论坛相比,本届论坛对百年西夏学进行了总结与展望,探讨了新时期西夏学转型发展和学科建设路径;更加深入的对西夏文献研究深层次内涵的发掘与社会历史和语言文字研究的创新进行了探讨;分享了近年来西夏亥母洞出土的新材料、新发现;挖掘以西夏陵为代表的西夏历史文化内涵与价值,就西夏学研究的新使命——如何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服务地方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建言献策。
据悉,本次论坛由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主办、银川西夏陵区管理处、银川西夏陵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协办。论坛上,杜建录、李华瑞、波波娃、荒川慎太郎、汤晓芳、王昌丰、蒋超年等著名西夏学者和文物考古专家作了学术报告,紧接着,论坛便分成“历史文献”“语言文字”“文化考古”三个分论坛进行研讨,最后,与会人员将考察西夏王陵出土文物。
(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王建宏 通讯员何婉蓉)
https://difang.gmw.cn/nx/2019-08/15/content_330812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