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将理论学习、社会实践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推动学院教学科研质量深入发展,5月24日,2021级历史学(师范)班在邓文韬老师、陈雪飞老师和高正亮老师的带领下,先后赴吴忠市博物馆、董府、一百零八塔和鸽子山遗址工作站开展了田野调查教学实践活动。

第一站,民族与历史学院师生一行来到了吴忠市博物馆,现场参观“吴忠溯源”与“红色吴忠”两个展厅,不仅了解了吴忠自秦至清一千多年的历史变迁,参观了本地出土文物,也充分学习了1925年至1949年吴忠近现代革命史,深刻感受到吴忠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谋求解放的伟大革命历程,致敬革命先辈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

第二站,师生一行到达董府。董府是清朝末期甘肃提督董福祥在宁夏建造的府邸。师生一行通过实地参观董府建筑结构,学习了有关董福祥及董府的历史知识,切身感受到清代建筑特色及董福祥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影响,对宁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有了深刻的体会。

第三站,师生一行参观了一百零八塔。师生一行齐心登上一百零八塔塔顶,在凭栏远眺黄河,盛赞黄河大峡谷奇绝壮观的实践活动中,充分认识到中原传统水利灌溉文化与神秘的西夏藏传佛教文化在此处交流融合而产生的独特历史文化魅力。

最后一站,师生一行到达青铜峡鸽子山遗址工作站。通过实地参观和聆听讲解,师生一行对鸽子山遗址的时代判定、遗址特点、文物遗存、研究价值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临行前,师生一行实地调研了鸽子山考古遗址,不仅对先民的能力与智慧有了深刻的体会,也让师生对中华文明满天星斗的起源学说产生了高度的认同感。
本次实践教学参观活动增强了历史学师范生对于考古学、博物馆学以及与宁夏历史文化的学习兴趣,开拓了师生的眼界,增强了师生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高度自信心和认同感,对于师生们进一步牢固树立“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的中华民族历史观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