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数据库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数据库>>西夏文物数据>>正文

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

发布方:  发布日期:2018-05-10 浏览次数:  

 

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

 

全称《凉州重修护国寺感通塔碑铭》,碑高2.6米,宽1米,厚0.3米。碑首呈半圆形,正面西夏文篆额字意为"勅感应塔之碑文",背面汉文篆额“凉州重修护国寺感应塔碑铭”。碑额两边阴刻对称的伎乐飞天,翩翩起舞,动作优美,造型准确;飞女胸和手腕上有饰物,赤露上身、双脚,下着长裙,面部圆润,表情丰富,吸收了敦煌飞天的艺术特点。碑身的两边呈杀角,边上刻忍冬纹。碑正面为西夏文,共28行,满行65字。背面为汉文,共26行,满行76字。1804年著名学者张澍在甘肃武威大云寺一封闭的碑亭发现。因碑背面汉文末尾有天祐民安五年岁次甲戌十五日戊建落款,天祐民安为西夏年号,遂判定此碑为西夏碑文,后世又称之为西夏碑。碑文内容较长,通篇记载着一神奇的故事,讲述西夏护国寺塔的初建、显灵、重修等经过。

 

   碑座长98厘米,宽80厘米,底沿宽98厘米,高59厘米,石材为当地易风化砂石。四面均采用高浮雕技法表现了四副不同主题的画面,正面是双狮舞绣球,体态丰满、厚实,背面为缠枝莲花,前狮后莲正好寓意着西夏王国强悍的民族个性和尊奉佛教为国教的宗教信仰。碑座右侧为麒麟,左侧为飞马,画面动物关节转折部位交待合理、清楚,脸部刻画、处理简捷、明快,层次分明,形式独特,图案内容具有极强的象征性和独特的民族地域性。

 

   西夏碑是迄今所见唯一的西夏文和汉文对照、文字最多,保存最完整的西夏碑刻,汉夏合璧的特点对于破解西夏语言文字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同时,碑铭在研究西夏的社会经济、土地制度、帝后尊号、纪年、官职、民族关系、地震、佛教等方面,都是丰富而珍贵的资料。196134日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藏于甘肃武威西夏博物馆。

 

 

copyright@ 2010 版权所有: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 地址:中国·宁夏·银川·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 电话:0951-2061080 传真:0951-2061083 邮编:750021 E-mail:xxx@nx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