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支部活动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支部活动>>党史学习教育>>正文

我院召开专题会议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发布方:  发布日期:2021-09-01 浏览次数:  

 8月31日,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西夏学研究院)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传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学习会由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西夏学研究院副院长于光建主持,并从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召开背景、会议主题、中国共产党民族工作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做好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新时期民族工作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的必要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举措等方面对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进行了传达和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新时代民族工作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等重大问题,是我们党民族工作实践的最新总结,也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更是我们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和学术研究的指导思想。学习结束后广大教职工结合自己专业和研究方向就习近平总书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展开热烈研讨。

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西夏学研究院院长杜建录教授谈到,我们党历来重视民族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召开过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第五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于8月27-28日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前四次分别于1992年、1999年、2005年、2014年召开。每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都于中央和国家重大战略紧密结合。这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是在我们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意义重大、非常及时。习近平总书记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全面回顾了我们党百年民族工作取得历史成就,也深入分析了当前党的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强调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推动新时代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所有工作要向此聚焦。这与我们学校一贯坚持的民族学学科和中国历史研究的要求相一致,今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我们学科建设、学术研究的指导纲领,也是我们国家民委中华共同体研究基地研究的重点任务和工作主线。

副院长彭向前研究员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强调“必须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推动各民族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作为在民族地区高校工作的民族史研究者,我们应自觉肩负起构建和普及中国特色民族史学理论体系的重任。摈弃简单采用近现代西方民族国家理论的做法,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理论方法,尊重历史、实事求是,在中国特定历史背景中解读民族史,向青年学子阐明唇齿相依、血脉相连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过程,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智慧和力量。

青年教师马旭俊博士谈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作为一名在中华传统文化浸润中成长起来的少数民族教师,我们有责任肩负起中华传统文化在民族地区深入传播的历史重担,帮助民族地区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历史观,使各民族在文化上团结统一、守望相助,推动各民族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促进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青年教师许伟伟博士表示,第5次中央民族工作会非常及时性,也很重要。对于社会科学研究者而言,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在文化上把握民族文化及其传统在中华文化中的定位尤其重要,而对于我们从事历史学、民族学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来说,更需要树立正确的中华民族史学观,指导教学科研工作,同时还要时刻保持初心,在工作和生活中要积极宣传党的民族理论最新成果。

陈雪飞博士后谈到,习近平总书记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了深入阐述,为我们日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指明了方向,也为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指导思想。因此我们在进行文物考古研究时,不仅要关注到各文化之间的交流,同时要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作用。我们不仅要从各民族团结、共同进步等方面深刻认识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性,同时要结合自身的专业研究,将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深入到实际工作中,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学理支撑。

copyright@ 2010 版权所有: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 地址:中国·宁夏·银川·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 电话:0951-2061080 传真:0951-2061083 邮编:750021 E-mail:xxx@nx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