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页面上的内容需要较新版本的 Adobe Flash Player。

获取 Adobe Flash Player

 

基地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基地动态>>基地简报>>正文

2009年第1期

发布方:  发布日期:2010-10-03 浏览次数: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学术通讯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 主办2009年第1期总第16期

目录

学术成果撷英

杜建录主编、杨满忠副主编:《说西夏》

杜建录:《评〈西夏社会〉》

杨志高:《西夏文〈慈悲道场忏罪法〉卷二残叶研究》

胡玉冰:《日本东洋文库藏宁夏〈宁灵厅志草〉考略》

彭向前:《“五德终始说”视野下的“大白高国”》

段玉泉:《元刊西夏文大藏经的若干问题》

杨浣:《“西夏”小考》

许伟伟:《黑城夏元时期契约文书的若干问题——以谷物借贷文书为中心》

科研立项

彭向前:《西夏历法研究》

杜建录:《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研究》

许伟伟:《天盛律令·内宫待命等头项门》考释

学术报告

陈育宁:《创新与特色——再谈社科研究课题的设计》

陈育宁:《阅读、修身与励志》

学术考察与交流

参观考察北方民族大学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所

杨满忠研究员参加《银川市城市起源研究》座谈会

考察研究院教学科研基地和文化产业研发中心——西夏城

研究生工作

中国古代史硕士点2009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会

媒体聚集

“黑水城文献”解密宋夏金元历史文化

西夏学如今“人丁兴旺”

陈育宁:情系“鄂尔多斯学”

西夏学论著索引(一)

学术成果撷英

杜建录主编、杨满忠副主编:《说西夏》

2009年5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院长杜建录主编的通俗西夏历史文化读本《说西夏》由宁夏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全书分61个专题,以史为纲,以人物故事与重大事件为目,全面展示了党项民族的兴起、发展、消亡以及西夏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民俗。文字生动流畅,融学术性、通俗性、趣味性于一炉,既浑然一体,又独立成篇;既左右联系,又前后照应,趣味横生地讲述了湮灭王朝的故事。是了解西夏、宣传宁夏的一个窗口。

编写一部通俗的西夏历史文化读本,并在电视频道演播,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主抓的项目。2006年秋天,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主席(现任全国人大民族委员会主任)马启智召集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宁夏大学党委书记、校长陈育宁等专家,提出集中全区力量,编写一部通俗而真实的西夏历史文化读本,条件成熟时,以“百家讲坛”的形式在电视台演播。陈育宁校长立即主持会议,落实主席指示,成立写作班子,落实课题经费。自治区领导马启智、陈育宁任顾问,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院长 杜建录 教授任主编,宁夏社会科学院历史所所长薛正昌、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西夏文化产业研发中心主任杨满忠任副主编,宁夏大学、宁夏社会科学院、自治区档案局、自治区博物馆、贺兰山岩画管理处、银川晚报社的专家共同撰稿。

《说西夏》的出版,是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在西夏历史文化应用开发方面又一重要成果,是向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建设10周年的献礼!

杜建录:《评〈西夏社会〉》

《民族研究》2009年第3期刊发。文章从构建起完整的西夏社会史体系、广泛运用各种文献资料与实物资料、注重比较与综合研究方法的运用、诸多方面有创新性见解等方面,全面系统地评价了当前西夏社会研究情况,对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特约研究员 史金波 先生的力作给予很高评价。

杨志高:《西夏文〈慈悲道场忏罪法〉卷二残叶研究》

《民族语文》2009年第1期刊发。《慈悲道场忏罪法》全书十卷,原为中土佛教撰述, 自南北朝以来一直在中土和周边地区广为流传,并有多种少数民族文字的译本传世。本文研究的西夏文本大约初译于惠宗秉常在位时期一,今日所见最为著名的是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元刻本。这个本子世纪初出土于宁夏灵武,惟缺卷二。本文据印度刊布的两片残叶补出了卷二的部分内容,以期为学界补充研究资讯。

胡玉冰:《日本东洋文库藏宁夏〈宁灵厅志草〉考略》

《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刊发。现藏于日本东洋文库的海内外孤本《宁灵厅志草》,系编纂者稿本,正文内容有67页。是书类目设置上全同《(雍正)甘肃通志》,撰写方法及辑录内容则多同《(嘉庆)灵州志迹》。因其非定稿,故编修体例、内容、文字等方面尚需进一步完善、充实、修订,但其在研究宁灵厅历史、地理、经济、教育、语言等方面的价值还是应该值得肯定。

彭向前:《“五德终始说”视野下的“大白高国”》

《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9年第3期刊发。本文依据传统“五德终始说”的理论,对西夏国名中争议较大的“大白高国”重新作出阐释。认为有关西夏的德运、岁首、服色,虽然记载简略,但皆可以回环互证,表明西夏统治者确如秦以后的历代封建统治者一样,也接受了传统的“五德终始说”。受其在五德中的行序“金德”的决定,西夏政权以白为高,进而以色尚称国,国名“白高”。意在标榜西夏是继号称土德的唐王朝之后统治河西走廊地区的,与其它并立政权是对等的。

段玉泉:《元刊西夏文大藏经的若干问题》

《文献》2009年第1期刊发。元刊西夏文《大藏经》残存的实物出自三地:一是敦煌石窟所出、由管主八施印,二是宁夏灵武所出、大德十一年印制;三是太原崇善寺所出,同为大德十一年印制。其形制除施印时附加附刻的内容外,版式主体相同。杭州大万寿寺版自大德六年刊刻完成后,多次重印,管主八只是其中一次重印的施印人,并非是通常所言大德六年刻本的刊刻主持人,其重新施印的时间大致在大德六年至大德九年间,没有充分的证据可以确定为大德六年。元刊西夏文大藏经与汉文大藏经《普宁藏》等南系佛经风格接近、有密切的联系,这种风格的形成可能源于西夏时期,因此,仁孝时期的以“南北经互校”极有可能是当时已经形成的南系佛经《崇宁藏》、《毗卢藏》等。

杨浣:《“西夏”小考》

《宁夏大学学报》2009年第3期刊发。把“西夏”和西夏王国等同起来,这和历史的实际情况有一定出入。首先,指代西夏王国的“西夏”,不是本土之自称,而是异域之他称。其次,在宋代以前, “西夏”不是政权专称,而是地域名称。尽管不同历史时期,“西夏”有着不同的含义,但自晋代以来,以河西走廊为“西夏”的说法是中原社会最为普遍的认知。

许伟伟:《黑城夏元时期契约文书的若干问题——以谷物借贷文书为中心》

《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3期刊发。黑城出土的夏元时期的契约文书,尤其是其中的谷物借贷文书都是承袭以往的文书制度两个时期的文书虽存在有细微的差异,但又有很大的关联性。本文通过对夏元时期的谷物借贷文书契约的对比研究,考察夏元文书各自的特色,以及在借期和还期方面的关联,夏元习俗的传承等问题,试图揭示黑城地区夏元时期的一些经济活动特点,从而更进一步揭示黑城夏元时期的社会面貌。

科研立项

彭向前:《西夏历法研究》

2009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规划项目。

本课题研究主要内容包括:一、对西夏历法文献进行整理,包括文献定名定年、原件录文、西夏文释读、题解或说明、校勘记等。二、对其他带有年款的原始资料的收集和研究,重点关注四种材料:有纪年纪日干支者;有闰月者;有第三十日以考知曰大小者;有第十二月以鉴别殷历者。三、对西夏殷正之年的鉴别。四、考察有争议年号的起迄。五、利用已知的西夏历日和纪年、纪日材料,编制西夏朔闰表。

课题研究方法:拟采用文献学、历法学、历史学、语文学等多种学科知识理论进行整理和研究。举凡岁首、年号、干支和朔闰的考证,详细说明所依据的材料和取彼舍此的理由,为研究西夏历法打下坚实的基础;使读者在翻检西夏纪年时知所从,使后人在续考西夏纪年时知所疑。

课题创新之处:一、首次对西夏古历日进行整理和研究。二、首次大规模地对西夏历史年代方面的资料进行系统、全面的收集和研究。三、首次指出西夏一度采用殷历,以十二月为岁首,并对殷正之年进行鉴别。四、首次编制西夏朔闰表,进一步完善西夏纪年表,建立起一个可靠的时间坐标。五、为研究辽宋西夏金时期民族文化交流和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提供新视角。

学术报告

陈育宁:《创新与特色——再谈社科研究课题的设计》

2009 年1月5日 上午,中心学术委员会主 任陈育宁 教授应邀在北方民族大学做题为《创新与特色——再谈社科研究课题的设计》的专题讲座。北方民族大学常务副校长任维桢、科研处处长丁明俊及学校百 余名 老师聆听了讲座。

陈育宁:《阅读、修身与励志》

2009 年4月 22日 ,西夏学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博士生导师陈育宁教授应自治区区直机关工委邀请,为区直机关300名青年党员干部作了主题为“阅读、修身、励志”的报告。报告会上,陈育宁教授旁征博引,阐述了读书对个人成长及心灵发展的影响,鼓励青年人每个月逛一次书店,每天坚持读书一小时,每周写一篇读书小文章。

在第14个“世界读书日”(4月 23日 )前夕,举办这场报告会很有意义。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全世界发出“走向阅读社会”的召唤,要求社会成员人人读书,图书成为生活的必需品,读书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1995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作出决议,将每年的4月 23日 定为“世界图书和版权日”(World Book and Copy Right Day,也译为“世界读书日”、“世界书香日”)。“世界读书日”的主旨宣言是:“希望散居在全球各地的人们,无论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有,无论你是患病还是健康,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作出巨大贡献的文学、文化、科学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

学术考察与交流

参观考察北方民族大学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所

2009 年1月8日 上午,中心学术委员会主 任陈育宁 教授、兼职研究员汤晓芳、中心主 任杜建录 教授等受北方民族大学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所邀请,一行11人前往北方民族大学岩画与西夏文献中心参观考察,并就进一步合作科研达成了初步的共识。

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所是北方民族大学重点投资建设的开放型人文研究机构,2002年又被列为国家民委系统在全国范围内的重点研究所之一。研究所立足于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积极挖掘宁夏及西北地区少数民族文化资源,以岩画学、西夏学、回族学为三大研究方向,先后出版了《英藏黑水城文献》、《法藏敦煌西夏文献》、《大麦地岩画》、《贺兰山岩画》等一批大型文献。该所所长 束锡红 教授向陈育宁等详细介绍了岩画与西夏文献中心的筹建、布展等基本情况,并就中心特色展品做精彩讲解。汤晓芳研究员就该中心所展出的部分西夏时期艺术作品价值在现场做了精彩分析,使参观者受益匪浅。参观结束后, 陈育宁 教授为中心题辞:“为发掘和研究我国古代北方民族的文明做出了新的贡献。”在随后举行的座谈会上,陈育宁对社会学与民族学研究所近些年来所取得的成绩给予了肯定,认为该所科学研究重点方向明确,学校及民委给予积极扶持,平台创新机制有利于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学术带头人有学术远见。同时希望西夏学研究中心与民族所加强学术交流,加强联合攻关。杜建录主任与束锡红所长都赞同陈育宁的建议,双方就进一步合作科研达成了初步的意向。

杨满忠研究员参加《银川市城市起源研究》座谈会

2009 年1月9日 上午,银川市政府召开“《银川市城市起源研究》座谈会暨新闻发布会”,西夏学研究中心研究员杨满忠应邀参加。

考察研究院教学科研基地和文化产业研发中心——西夏城

2009 年5月22日 ,西夏学研究院教学科研基地暨西夏文化产业研发中心挂牌仪式在西夏城举行。宁夏大学副校长李星教授、研究院学术委员会主任陈育宁教授、研究院部分兼职教授及研究院全体师生,《光明日报》、《宁夏日报》、宁夏电视台、人民网等媒体记者共约一百余人参加了挂牌仪式。

西夏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 师杜建录 教授向来宾简要介绍了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宁夏大学西夏研究院的创建、发展情况以及西夏文化产、学、研结合创新的重要意义。西夏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刘建军 先生,介绍了西夏城的开发建设、营运情况以及今后的发展目标。 陈育宁 教授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总结讲话。他指出,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与宁夏西夏城文化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联合搭建的西夏文化产、学、研综合发展实践平台,对于西夏学的应用研究和宁夏西夏文化旅游产业开发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对于宁夏研究西夏文化,保护西夏文化遗产,开发西夏文化旅游产业,拉动宁夏旅游经济,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研究生工作

中国古代史硕士点2009届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会

5 月21日 上午,西夏学研究院中国古代史硕士点2009届研究生毕业论文答辩会在校本部B区综合楼八楼学术交流中心举行。答辩委员会由 陈育宁 教授、汤晓芳编审、杜建录研究员、 王亚勇 教授、韩小忙研究员、彭向前副研究员等6人组成,陈育宁教授担任主席。

参加答辩的2009届研究生共5人,其中孙广文的毕业论文题目是《西夏驿传研究》(指导老师:杜建录研究员),贺宁宁的是《元代亦集乃路的居民研究》(指导老师: 王亚勇 教授),苏建文的是《西夏文〈大方广佛华严经普贤行愿品〉释文》(指导老师:韩小忙研究员),侯子罡的是《元代怯薛入仕研究》(指导老师:彭向前副研究员),刘永刚的是《宋代汉姓蕃官研究》(指导老师:杜建录研究员)。答辩委员会认真听取了各位研究生的答辩陈述,经过审核,同意毕业论文答辩通过,并建议授予硕士学位。

媒体聚集

“黑水城文献”解密宋夏金元历史文化

【新华网】新华网宁夏频道2月 16日 电(记者艾福梅)囊括了契约、官府文书、宗教文献等史料,既有插图,也有汉语和其他民族文字对照文书的《中国藏黑水城民族文献》日前已经开始拍摄、扫描,计划于今年上半年正式出版。

《中国藏黑水城民族文献》是继《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中国藏西夏文献》之后的又一重大工程,由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甘肃省古籍文献整理编译中心共同整理出版。《中国藏黑水城民族文献》出版后,加上已经出版的《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中国藏西夏文献》,从而把中国藏所有黑水城文献一网打尽。这些文献为宋夏金元史与宋元佛教、中古社会、宋元科技、古代医药、丝路贸易、回族形成、法律制度、文书制度以及文献版本学等研究提供十分珍贵的原始资料,有助于解密宋夏金元历史文化。

顾名思义,黑水城文献就是黑水城出土的文献。历史上的黑水地区曾是一片宜于耕牧的绿洲。元朝灭亡后,黑水改道西移,草场农田沦为沙丘,城郭随之废弃。没有河水灌溉的黑水地区年降雨量不足20毫米,而年蒸发量在3000毫米以上,正是这种极度干旱的内陆性沙漠气候,使埋在地下的文书得以幸存下来。上世纪,黑水城曾以发现“居延汉简”与“黑水城文献”而名扬海内外。

历史上,以1949年新中国成立为界,黑水城文献的发现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既有个人考古发掘,也有国家组织的考古发掘。目前,1949年前出土的文献绝大部分流失到海外,之后出土的文献主要收藏在国内的文物考古部门。 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中心主任杜建录说,黑水城文献出土后,引起了学术界的极大关注,它的直接结果是催生了西夏学,早期“西夏学”就是指对黑水城西夏文献的研究。“黑水城文献时间跨度较大,包括唐、五代、宋、西夏、伪齐、金、元(含北元),对研究宋夏金元历史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史料。”杜建录说。

西夏学如今“人丁兴旺”

【光明日报】本报银川5月 23日 电(记者庄电一)如今的西夏学是一片繁荣景象:昨天下午,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教学科研基地和文化产业研发中心,在集中展示西夏历史、文化的3A 级旅游景区西夏城揭牌。这标志着西夏学和文化产业的结合更加紧密,西夏学研究也更有活力。

西夏学一度成为“绝学”。1972年,周恩来总理到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察时获悉,全国能辨认西夏文的仅有几位老人。为此,日理万机的周总理当即对学习研究西夏文做出明确指示。如今,昔日几成“绝学”的西夏学已经变成“热学”。国内各地相继成立了研究机构,涌现一批著名西夏学专家,产生了许多重要研究成果。在宁夏大学,先是创办了“西夏语言文字研修班”,接着又成立了西夏学研究中心,去年又成立西夏学研究院。现在,西夏学研究已成为教育部重点学科,得到中央和自治区有关部门的重点扶持。如今的西夏学可谓是“人丁兴旺”。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 师杜建录 教授告诉记者:目前正在攻读西 夏学的 博士有4人、硕士有17人,西夏学研究后继有人!

陈育宁:情系“鄂尔多斯学”

【光明日报】本报银川6月 14日 电(记者庄电一)论会议规模,不算大;论新著样式,不算奇。但最近记者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参加《我与鄂尔多斯学》首发座谈会时,还是“嗅”出了与众不同的味道:书作者 陈育宁 教授并不是内蒙古人,也不在鄂尔多斯工作,但与会专家学者包括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会长奇·朝鲁竟众口一词,对这个外乡人给予相当高的评价,称他“在鄂尔多斯学酝酿、形成、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会后,鄂尔多斯市政府还向他颁发了聘书,聘请他为“鄂尔多斯市政府文化顾问”。据称,这是该政府第一次聘请“文化顾问”。

陈育宁有着怎样的人生经历,与鄂尔多斯又结缘于何时?

年逾花甲、自称“60后”的陈育宁,在学术界,曾担任过宁夏社科院院长,中国民族史学会副会长,是著名的北方民族史学专家;在教育界,曾任宁夏大学党委书记兼校长,曾到日、英、美等国访问、讲学并被英国南安普顿索伦大学授予 荣誉 博士学位;在政界,曾担任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银川市委书记、自治区政协副主席。2007年,他先后从宁夏政协副主席和宁夏大学党委书记职位上卸任,但他“退而未休”,仍然担 任大学 教授、博士生导师,目前还带着3个博士生。

关注、支持鄂尔多斯学,是他从领导岗位上退下来之后投入精力较多的一件事。

2002年 3月 12日 ,时任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前身)副盟长的奇·朝鲁写信给他。信中说:“鄂尔多斯一些老同志要创立一个‘鄂尔多斯学研究会’,你在鄂尔多斯研究方面有很高的水平,对鄂尔多斯也有深厚的感情,我们有意聘请你为高级顾问。请你不吝赐教。”

这封来信,在陈育宁心中激起波澜。原来,他1967年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就到鄂尔多斯地区工作,在鄂尔多斯西端最偏远的一所乡镇中学当教师。1987年,他从内蒙古社科院副院长的位置上调到宁夏,但他没有放弃对鄂尔多斯历史文化的研究,总是找机会奔向草原,考察、探究,努力回报那块神奇而多情的土地。他曾饱含深情地写下散文《永远的牵挂》,抒发这份割舍不断的情怀。

收到奇·朝鲁来信,正是陈育宁兼职最多、工作最忙的时候,但仅仅10天后,他就把经过深思熟虑的《关于建立鄂尔多斯学的初步建议》寄出了。2002年 9月 16日 ,鄂尔多斯学研究会成立,陈育宁被聘为专家委员会主任。在此之后,他不仅多次参加研究会活动,而且尽力完成研究会交办的任务,整理出版了《鄂尔多斯史论集》、主编了《成吉思汗文化论集》。最近,他又参与《鄂尔多斯学概论》和《鄂尔多斯大辞典》的编写工作。难怪奇·朝鲁称他是鄂尔多斯学研究的先行者之一、主要创立者之一、积极推动者之一、主动参与者之一。

西夏学论著索引(一)

樊丽沙,杨富学:《论西夏人的尚武精神》,《青海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66-70

李路珂:《甘肃安西榆林窟西夏后期石窟装饰及其与宋<营造法式>之关系初探(下)》,《敦煌研究》,2008年第4期,12-20

彭向前:《西夏“李王”与“孛王”试说》,《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77-79

李银霞:《西夏佛塔的特点》,《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年第4期,55-56

姜歆:《论西夏的奴婢制度》,《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80-84,96

丁宁,任仲书:《西夏灭亡原因新探索》,《辽宁师专学报》,2008年第4期,135-137

赵彦龙:《论西夏土地税帐册文书:西夏帐籍文书研究之二》,《宁夏师范学院学报》,2008年第4期,70-76

赵彦龙:《西夏契约再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97-100

牛达生:《关于西夏活字印刷研究及其相关问题:兼谈媒体对学术研究成果的曲解报道》,《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31-36

柳长青,杜建录:《网络下的西夏文及西夏文献处理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113-115

公维章:《西夏时期敦煌的净土信仰》,《泰山学院学报》,2008年第5期,81-84

段玉泉:《西夏文<胜相顶尊总持功能依经录>再研究》,《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105-109

崔云胜:《张澍发现西夏碑相关问题的再探讨》,《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5期,110-112

胡玉冰:《浅析<西夏志略>三种传本之分册与抄录质量》,《宁夏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139-143

梁松涛,杨富学:《<圣威平夷歌>中所见西夏与克烈和亲事小考》,《内蒙古社会科学》,2008年第6期,46-48

黄秀兰:《近两年国内西夏学研究文献统计分析》,《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104-107

孙颖慧,王艳春:《第三届西夏学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108-112

艾红玲:《西夏礼仪制度考论》,《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1期,101-103

强文学:《西夏政权的汉化进程对宋夏战略形势转化的影响》,《重庆工学院学报》,2008年第11期,164-166

高宗池,赵彦龙:《论西夏法典中的文书制度》,《青海民族研究》,2009年第1期,74-80

陈爱峰,杨富学:《西夏与回鹘贸易关系考》,《兰州学刊》,2009年第1期,6-9

陈炳应,梁松涛:《黑水城废弃的时间及原因新探》,《宁夏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48-50,68

张永萍:《唐与西夏婚姻制度之比较:以<唐律>和<天盛改旧定新律令>为中心》,《河北学刊》,2009年第2期,204-242

杨浣,王军辉:《“西夏”小考》,《宁夏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51-54

牛达生:《简论西方学者早期西夏学研究中的几个问题》,《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109-112

陈爱辉,杨富学:《西夏印度佛教关系考》,《宁夏社会科学》,2009年第2期,104-108

张迎胜:《佛教与西夏文字的创制》,《兰州学刊》,2009年第3期,1-5

艾红玲:《论西夏宗教信仰对其礼制的影响》,《兰州学刊》,2009年第3期,6-8

上一条:2009年第2期
copyright@ 2010 版权所有: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 地址:中国·宁夏·银川·西夏区文萃北街217号 电话:0951-2061080 传真:0951-2061083 邮编:750021 E-mail:xxx@nxu.edu.cn